风华高科(000636) l投资要点 前三季营收增长稳健,三季度单季净利回暖显韧性。2025年前三季度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.08亿元,同比增加15.00%;实现归母净利润2.28亿元,同比减少13.95%;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.32亿元,同比减少15.75%。2025年三季度单季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.37亿元,同比增加13.15%;实现归母净利润0.62亿元,同比增加5.82%;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纯利润是0.62亿元,同比增加10.35%。 核心电子元件矩阵协同发力,多领域场景实现深度适配与共促赋能。公司主要经营产品为电子元件,产品类型包括MLCC、片式电阻器、电感器、压敏电阻器、热敏电阻器、铝电解电容器、圆片电容器、陶瓷滤波器、超级电容器以及电子浆料、瓷粉等电子功能材料系列新产品等,应用领域涉及汽车、通讯、家电、计算机、工控、电光源、新能源、AI算力、无人机、医疗等领域,拥有完整的从材料、工艺到产品大规模研发制造的产品链。 深化高效创新实践,研发能力实现持续稳步提升。公司持续强化面向市场的研发,围绕高可靠、高容量、高温度、高电压、高精密、高频率六大方向,采用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,实施从材料到工艺到产品“三位一体”系统攻关,持续突破了新兴领域应用难点。2025H1,公司突破多项高端产品关键技术,6款高端车规MLCC产品完成战略客户认证,01005超微型高频电感、车规一体成型电感等多款电感产品完成研发并推进量产,叠层音频磁珠性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,车规大一体成型和车规共模电感产品研发成功,有效填补公司在该领域的产品空白,精密厚膜电阻完成研发打破日系厂商垄断格局,车规高压电阻通过AEC-Q200认证,成功导入新能源车供应链;解决多个关键材料难题,纳米晶瓷粉、超细镍浆、车规电感软瓷粉等9款关键材料取得突破,性能指标优于进口材料,有效提升了公司关键材料的自主可控能力。 l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/2026/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59/67/75亿元,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.65/5.17/6.77亿元,首次覆盖给予“买入”评级。 l风险提示: 行业及市场变动风险;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风险;供应链成本上行风险;下游需求没有到达预期风险。
风华高科(000636) 核心观点 全方面推进降本增效,公司2024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0%。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.39亿元(YoY+17.00%);归母净利润3.37亿元(YoY+94.47%),扣非归母净利润3.47亿元(YoY+130.43%)。1Q25公司实现盈利收入12.74亿元(YoY+20.41%,QoQ-6.80%);归母净利润0.65亿元(YoY-11.44%,QoQ-10.15%)。2024年公司业绩实现大幅度增长,行业整体稼动率回升,公司产、销量分别同比增长29.02%、28.20%,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,同时公司全方面推进极致降本、数字化变革等专项工作,管控效率提升,经营成本下降。 下游景气恢复,新兴市场持续突破。2024年,下游终端市场景气度持续恢复,通讯、家电等应用板块需求回暖,公司瞄准重点行业持续发力,汽车电子板块销售额同比增长66%,通讯板块同比增长24%,工控板块同比增长16%,新品类超级电容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3%。 持续强化研发,突破多项高端产品。关键技术公司持续强化面向市场的研发,高效创新,围绕高可靠、高容量、高温度、高电压、高精密、高频率六大方向,实施从材料到工艺到产品“三位一体”系统攻关,突破新兴领域应用难点。2024年,公司开发出了高端MLCC用高温高耐压瓷粉,大幅度的提高中高容系列MLCC的耐压和可靠性;攻克低阻值厚膜电阻用贱金属电极浆关键技术难题,实现贱金属电极浆的国产化替代;自研辊印浆料、叠层电感内电极浆料、零欧电阻电极浆料实现量产,大大降低原材料成本等。 新董事长到任,降本增效持续优化。2024年2月,公司董事会选举李程先生担任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。李程先生曾任国星光电总裁,在电子制造领域拥有深厚的经验积累,为风华带来低成本战略及精益文化建设,全面、全员、全过程采用极致降本的思维和方法论。通过强化采购成本管理、关键材料自产化等降低材料成本;深入开展精益诊断,全面消除冗余浪费,深度挖掘改善潜力;强化费用管理,从严从紧控制各项非生产性费用,全方位极致拓展降本增效空间。 投资建议:微调盈利预测,维持“优于大市”评级。 随着年报发布,我们微调盈利预测,预计25-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8.9%/22.7%/19.6%至5.0/6.2/7.4亿元(25-26年原值为5.8/7.4亿元),当前市值对应2024-2026年PE分别为30/25/21倍,维持“优于大市”评级。 风险提示:下游需求没有到达预期;公司降本增效没有到达预期;公司扩产没有到达预期。